上海发布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!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全球注册认证,最高支持1000万元

发布时间:2024-08-07  浏览次数:801

2024年7月30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《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标志着上海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,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,向国际化迈进的决心与行动。该《意见》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,有效期至2029年7月31日,旨在构建一套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,加速产业全链条的创新与升级。


让我们看看这次《意见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:


一、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

  • 支持创新产品的全球注册认证,最高支持1000万元。

  • 鼓励外资企业在沪设立地区总部、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。

  • 促进国际医药学术和商业交流,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。


二、加大创新医疗器械开发支持力度。

  • 对进入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,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支持。

  • 产品首次取得注册证并落地生产的,再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40%,最高800万元的支持。

  • 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金额最高可达3000万元。


三、推动审评审批进一步提速

  • 争取国药监的支持,提升长三角分中心的能力,推动重点领域产品的受理、审评和检查。

  • 强化注册审评的跨前指导服务,落实专人专班辅导机制,对重点研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提供预审查、优先注册检测等服务。

  • 鼓励第二类医疗器械申报特别审查程序,审评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。

  • 提升药械注册检验服务能力,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。


四、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

  • 鼓励创新产品入院配备使用,持续更新“新优药械”产品目录,并推荐纳入国家医保药品或“沪惠保”等目录保障范围。

  • 对创新医疗器械实行医保预算单列支付,支持其在DRG/DIP改革中独立成组和提高支付标准。

  • 支持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药械应用示范项目,每个项目最高支持200万元。


五、加强为企服务和产业化落地支持

  • 对在沪研发并实现产出的创新产品进行引导支持,鼓励扩大市场规模。

  • 支持工艺技术研发、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建设,最高支持金额可达1亿元。

  • 推广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新模式(CMO),每个品种最高支持500万元,每个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。


六、强化投融资支持

  • 培育中长期投资者,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的作用,支持潜力企业和优质研发管线。

  •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,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。

  • 通过重点产业优惠利率长期信贷贴息等政策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,提升对中小微科创企业的融资担保额度。


《意见》原文链接: